忽悠对于性能比拼的结果相当满意,不过,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(负责测试的CAMP:你还有完没完?!)他的笔记本电脑在平时还要和老婆大人共用,而老婆大人喜欢躺着或者靠在沙发或者床上,把本本放在膝盖上看看碟,上上网,聊聊天。相信这也是很多读者共有的情况。因此,本本的发热以及噪音对于忽悠和这些读者来说也是相当的重要。
这还不简单?我们再次重复刚才的数据拷贝过程,不同的是,这一次拷贝的数据量要比之前大得多,即使SSD也需要花费少半个多小时的时间。复制开始10分钟后,我们利用测温枪探测硬盘表面的温度,并将其与测试开始前处于闲置状态的硬盘表面温度指标加以对比。
盘体温度测试结果(单位:℃,越低越好)
测试的结果依然如故,D和E方案在闲置及数据传输时的温度徘徊在30℃~40℃之间,不仅温度低,长时间工作后盘体发热并没有什么增加。与之对比,B和C的温度水平就要明显更高,工作状态下的温度提升较为明显。其中,B方案的闲置温度高,达到41.5℃,C方案的高负载温度高,长时间工作后盘体温度达到43.5℃。
至于噪音,没有任何机械组件的SSD(D和E)彻底保持缄默,HDD声音(A、B、C)要稍微明显一些,不过,略微“沙沙”的声音以及偶尔的“嗒嗒”声即使在安静的试音室里面也不容易分辨出来。7200rpm和5400rpm的区别并不大,至少,用人耳是听不出有什么区别的。总的来说,就噪音来说,几个方案都可以让用户非常满意。(忽悠:温度降下来了,家里的气氛也和谐了,和谐万岁。)
散热测试结果:D=E>A=B>C
噪音测试结果:平手